图书类 生活文学 其它 《日本人眼中的世界》日本人眼中的美国与中国和他自己[epub]

zdWf7n 2024-05-16 18:48 8503



    《逆说美国的民主》:美国以自由的代言人自居, 然而以民主思想为基础的政治制度、司法体制和社会文化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。本书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为切入点,展现了一幅美国社会纵断式的景观图,灾害暴露出的贫困、不平等、政治分裂、种族壁垒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美国的政治家和普通人。美国式民主是否具有本质上的缺陷?以“他者”的视角,着眼于美国的政治困境,日本学者尝试解构美国式民主。


《古代中国的文明观》

今天人们定难想象,上古时代,黄土高原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。荒漠化源于水土流失,水土流失始于大量砍伐森林。在三千年前的黄河流域,文字出现不久,城市建设方兴未艾,面对飞速发展的文明,古老的巫术与神灵失去力量,古代思想家忧喜参半,纷纷设想人类的明天。儒家相信天地自有能力供养人类,鼓励人们在吃穿用度的每一个方面彰显阶级差别,是为礼;墨家相信节约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唯#一方法,谴责奢靡浪费和不义之战;而道家探索天地、自然规律,看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,提倡“小国寡民”。此后,儒家成为官学,墨家销声匿迹,道家则以其形而上的特性演化为宗教、哲学,成为中国人替代性想象的源泉。如何应对文明发展——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,诸子百家建构起各自的理论体系。自然与文明的冲突逼迫人类反思,在希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,我们依然可以从先人的遗产中发现启示。


《近代朝鲜与日本》

19世纪末,为打开“隐士之国”朝鲜的大门,欧美列强轮番侵扰,主政的大院君坚决攘夷,拒绝通商传教,树立斥和碑,告诫子民“洋夷侵犯,非战则和,主和卖国”。然而1875年,日本制造江华岛事件,率先与朝鲜缔结不平等条约。此后,朝鲜陆续与欧美列强及清国签订条约,朝鲜半岛沦为各国势力的角逐场:日本计划吞并朝鲜,以朝鲜为跳板侵略大陆;清国希望维持与朝鲜的宗藩关系,将朝鲜作为抵御侵略的防波堤;美国希望打开朝鲜国门,获取贸易利益;俄国希望在朝鲜扶植势力,牵制日、美、英三国……在各国势力面前,小国朝鲜的命运如风前灯火。为了延续国祚,保全儒家文明,朝鲜只能在夹缝中求生。


《日本的诞生》

早期日本的历史,只能从中国的史书和东亚各国的古代文献中略窥一二。本书从“日本”国号入手,按照“倭”到“日本”的发展脉络,讲述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诞生的过程。其间,派遣遣隋(唐)使、发现金矿、引进姓氏制度、建立律令制、佛教传入、创造假名文字等大事件,都对日本的历史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/用。而日本与中国、朝鲜半岛各国的交流尤为重要——既有文化贸易往来,也有纷争与战乱。早期日本国家的特点、日本民族的个性正是成形于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,今日日本与周边国家的矛盾,其根源也深埋于这段古老的历史之中。


《日本的神话》

日本的神话,见载于《古事记》《日本书纪》和记录日本古代各国的《风土记》。不同于华/夏民族发达的史书写作和理性文明,日本人直到战前还相信神话中的记载是真实的历史。而本书将神话看作文学作品,介绍了其中z/u/i有趣的部分,探索了其背后隐藏的历史事实。民间传说、诗歌、戏剧,神话的文体多种多样;世界的起源,英雄的传奇,天皇的“族谱”,神话的内容包罗万象。这是一个由绮丽想象构筑的世界。崇拜太阳神的民族虽多,女性的太阳神却很少见;创世之神虽然必不可少,男女一对的却很稀有;浪漫奔放的爱情故事虽多,兄妹姐弟通婚的习俗却很独特;现代日本人拘谨内向,古代神话中却充满露骨的性暗示。大和先民被茫茫大海包围,逐渐发展出独树一帜的岛国文明。今日我们目之为怪的现象,或许便扎根于这段独特的历史之中。


《日本文化关键词》

孔子云:“未知生,焉知死。”中国文化向来强调人的一生要立功立德,而对终要面临的“死亡”多避讳不谈。在禅宗思想中,生即是为了死,生死不过是循环往复的过程。在日本文化、宗教、艺术、思想领域,禅宗的“无常观”浸透尤深。镰仓歌人西行面对着血海尸山吟咏出了花月之美;南北朝歌人吉田兼好厌倦了名利风雅后写下“物皆幻化,何事暂住”;能剧大家世阿弥在探讨能剧艺术与人生时说:“花将萎,方为有趣。”这是一本关于“无常”的日本文化史。作者藤田正胜从几个关键词巧妙切入,向我们展示了日本歌人、俳人、僧禅对于生死的思考,诠释了日本文化的真义。


《日本的汉字》

古代日本人从中国带去汉字,也带去了文明与开化。汉字被用于记录日语,在日本人的手中,逐渐发展出不同于中文汉字的特点。有些汉字按照古汉语发音,有些按照日语发音;有些字写法与汉语相同,意义却不同;日本人为了方便书写、表义,甚至创造出新的汉字,称为“国字”;为了翻译西语,创造出新的汉语词汇,后来又传回中国,成为今天我们的常用词。在日本,汉字的形态丰富多样,有广为流传的错字,有无人看懂的“幽灵文字”,有特定阶层使用的语相文字,也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个人造字,还有广告招牌上的艺术字……日本汉字学家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、资料搜集和田野调查,带领我们走进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文字世界。


《京都》

京都是一部活生生的“日本史”。日本再无一座城市像京都这样,布满历史的沧桑与印迹。漫步于京都街巷,我们能从棋盘格的城市格局中看到平安贵族对大唐的向往,在六波罗看到《平家物语》的遗迹;转过街角,又在银阁寺的茶室里发现茶道与花道的起源;而在醍醐寺,樱花树下萦绕着丰臣秀吉未做完的梦。神社、寺庙、庭院、泉池,京都的美,不仅在于风景的美,更在于历史的厚重。以时间划分空间,以空间展现时间,在不同的地点,探寻不同的历史。京都大学教授林屋辰三郎,凭着对京都的熟稔和专业,解读古都,从一座城市一窥一个国家的历史。


《格差社会》

父母的职业决定子女的职业,父母的收入决定子女的收入,父母的阶层决定子女的阶层,寒门再难出贵子?私立学校贵族化,公立学校精英化;职业教育缺失,大学生毕业即失业;年轻人没有存款,养老金杯水车薪;人人平等的机会被剥夺——教育、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不平等与阶层差距都在扩大。日本经济学会会长,用翔实的数据揭示了一直不受重视的年轻人失业、女性贫困、老年人无依无靠等格差社会的严峻状况,并提出解决之道。作者不拘于经济学家的立场,以人文主义的关怀,试图为弱势群体发声。


《过劳时代》

从欧洲到美国,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,人们曾经期待的“休闲型社会”并未到来,“过度劳累的时代”却开始了。为何生产力在发展,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?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,业余时间越来越少。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?贫富差距、交通安#全、性别歧视……过劳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。本书从全#球化、信息技术、消费社会、管制放松等角度,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,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,并介绍了荷兰、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。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以大量数据、详实案例立论,集十数年研究成果之大成,为我们披露过劳时代的实貌。



链接:https://pan.quark.cn/s/a7ead83f6b17


最新回复 (0)